非全研究生學費“躲雷”攻略,在職考研必看的10個真相(附MBA/EMBA最新價格表)
很多在職朋友問我,"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要花多少錢?聽說有人讀個MBA花了30萬,也有人5萬就搞定了?"今天我就用大白話給大家扒一扒真實情況,手把手教你怎么選才不花冤枉錢。
先上重點,非全學費主要看3個指標
1. 學校檔次(985比普通校貴2-5倍)
2. 專業類型(管理類最燒錢)
3. 上課方式(集中班可能要多掏住宿費)
以北京地區為例,
?? 普通高校的MPA(公共管理碩士)普遍在5-8萬
?? 清北人大的MBA沒有低于30萬的
?? 理工科專業像MEM(工程管理)通常在10-15萬
注意看招生簡章里的"全程學費"字樣,有的學校會把教材費、實踐費單獨列出來,這些隱形開支每年能多出3000-5000塊。
教你5個省錢妙招,
① 盡量選本地開班院校,省下每周通勤費
② 早鳥優惠別錯過,3月前繳費通常打9折
③ 國企/事業單位記得申請學費補貼
④ 組團報班能砍價,5人以上有驚喜
⑤ 避開"天價"EMBA,除非你是企業高管需要鍍金
我強調一點,2024年起這些費用有變!
中國人民大學MPAcc漲到18.8萬
復旦大學MEM新增2萬海外模塊費
武漢大學取消論文指導費包干制
建議大家在選校時直接打招生辦電話確認,官網數據可能有延遲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句大實話,學費貴≠含金量高。我表弟去年花12萬讀的某211MEM,就業時反而比隔壁28萬讀的某中外合辦MBA更吃香。關鍵要看學校在業內的認可度,還有你自己的職業規劃。
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條件及學費一覽表
一、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條件
非全和全日制一樣屬于統招學歷,必須參加全國統考和學校復試。不過報考條件會根據專業類型有所區別,主要分兩種,
1. 普通專業
學歷要求,
本科畢業(有無學位均可);
專科畢業需滿2年(部分專業要求5年,比如醫學類);
已獲得碩士、博士學位也可報考。
其他限制,
部分理工科專業要求本科階段有相關學習背景,比如計算機、機械工程;
??粕鷪罂伎赡苄枰釉?門專業課。
2. 管理類專碩(MBA/MPA等)
這類專業對工作經驗要求更嚴格,
本科畢業需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;
??飘厴I需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;
碩士/博士需有2年以上經驗。
注意!
報名前一定要確認目標院校的具體要求,比如有些985院校明確不招專科生;
報考醫學、法律等特殊專業可能有額外資格審核,比如醫師資格證、法律職業資格證。
二、非全日制研究生學費一覽
非全學費差異很大,主要看專業和學校。整體規律是,名校比普通學校貴,經濟發達地區比中西部高,管理類、金融類比理工科貴。
1. 常見專業學費范圍
管理類(MBA/MPA),
普通院校,5萬~10萬/全程
985/211院校,10萬~30萬/全程(清北復交等頂尖院??赡艹^40萬)
教育類,
學科教學、小學教育等,3萬~8萬/全程
工程類(計算機、電子工程等),
2.5萬~6萬/全程
法律(法學/非法學),
4萬~10萬/全程
2. 其他費用
報名費,初試120~180元,復試100~200元(各省不同);
教材費,每年500~1000元;
住宿費,大部分學校不提供宿舍,需自行解決。
3. 省錢小技巧
選擇本地院校,減少交通、租房成本;
關注校企合作項目,部分企業會補貼員工學費;
分學年繳費,多數學校允許分2~3年交費,緩解經濟壓力。
三、報考前必看的幾點建議
1. 明確目標,非全上課時間多為周末或寒暑假,如果工作強度大,慎選!
2. 查清政策,部分單位不認可“非全日制學歷”,尤其是體制內崗位,提前確認;
3. 量力而行,名校熱門專業競爭激烈,如果基礎一般,優先考慮性價比高的普通院校。
學姐提醒,每年9月左右,各院校會發布最新招生簡章,務必去官網核對最新信息!如果對專業選擇拿不準,直接打電話問學校招生辦,比網上查更靠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