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一說起非全日制研究生,好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皺眉頭,心里打鼓,這玩意兒靠譜嗎?別是交錢就能混個證吧?但你還真別不信,現在趕著讀這個的人可不少,這里面的門道,估計好多人都沒弄明白。
先說說這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怎么來的,可不是你隨便填個表交筆錢就能上的。
得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,就是每年年底那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統考,跟那些天天在學校待著的全日制研究生考的是同一張卷子。
分數線也是統一劃的,考上了才算數。
一旦被學校錄取,就有了統招學籍,跟全日制學生一樣,在教育部系統里掛號,屬于正經的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學歷。
上課時間那是真靈活,不用天天早上擠地鐵往學校趕。
一般都是周末集中上課,有的學校是月末放幾天假集中授課,趕上特殊情況還能線上線下結合。
我認識個做互聯網運營的姑娘,就是周末背著電腦去上課,平時該加班加班,工資獎金一分沒少拿,學位還在慢慢攢,兩不誤。
只要在規定的年限里把該修的學分修夠,畢業論文通過答辯,最后就能拿到研究生畢業證和學位證,是正經的雙證,跟全日制一樣有畢業證和學位證兩個本兒。
而且這玩意兒可不是考進去就萬事大吉了,上課點名、作業抽查、期末考試一樣不少,掛科多了照樣得重修,最后能不能畢業全看真本事,想混是肯定混不過去的。
其實從2016 年 12 月 1 日起,這非全日制研究生就跟以前不一樣了。
早幾年可能還有人覺得它不正規,像是學校搞的創收項目,但自打那個時間點之后,國家正式把它納入統招體系了。
說白了,就是考試難度、招生標準、培養要求,全跟全日制研究生看齊。
比如你想考 MBA,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的是同一套題,錄取分數線也一樣,甚至連上課的老師、用的教材都沒差別。
這政策一出來,相當于給非全日制研究生正了名,畢業證和學位證在法律上的地位,跟全日制的完全一樣,找工作、評職稱、考公務員都認。
這變化可不是小打小鬧,不光讓研究生教育更規范了,更重要的是讓社會上的人慢慢改變了看法。
就拿我們公司來說,前兩年招人的時候,HR 還會特意問一句是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,現在根本不看這個,只看學校和專業對不對口。
我部門那個經理,就是邊上班邊讀的非全日制 MBA,去年拿到證之后直接漲了兩級工資,現在手下管著十來號人呢。
現在職場上想充電的人,不少都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當成首選。
畢竟辭職讀研風險太大,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,誰也不敢輕易斷了收入來源。
非全日制這種模式,相當于給了個折中方案,既能保住工作,又能提升學歷,難怪報名的人一年比一年多。
那些還在嘀咕靠不靠譜的,不如去問問身邊已經在讀的人,他們的親身體驗可比道聽途說靠譜多了。
以前大學畢業上班了,想再深造深造,總覺得沒合適的路子,現在有了這個,機會不就來了嘛。
好多人搞不清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區別,其實簡單得很。
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是學歷教育,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樣,都屬于普通高等層次教育。
都得通過全國統考才能入學,都在統招統分計劃里。
畢業之后,拿的都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研究生畢業證和學位證,都是雙證。
說白了,就學習方式不一樣,一個是脫產在學校里天天上課,一個是靈活安排時間,不耽誤上班。
而且這倆實行的考試招生政策、培養和畢業標準都一樣,學歷證和學位證在法律上的地位和效力也相同。
別覺得非全日制就低人一等,真不是那么回事兒。
你想啊,對于咱們這些已經上班的人來說,想提升學歷,又不想丟了工作,非全日制研究生這不就是量身定做的嘛。
不用辭職,不影響收入,還能拿著跟全日制一樣效力的證書,以后不管是升職加薪,還是想換個更好的工作,都多了個籌碼。
以前可能還有人擔心社會不認可,現在政策擺在那兒,跟全日制一視同仁,還有啥好怕的。
所以啊,越來越多的人擠著讀非全日制研究生,不是沒道理的。
這事兒說白了,就是給咱們這些想進步又放不下工作的人,鋪了條實在的路。
別再對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啥偏見了,了解清楚了就知道,它是真能給人帶來實實在在好處的。
那些已經在讀或者打算讀的,心里跟明鏡似的,知道這投入值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