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職讀MLIS能拿雙證嗎?這5類人千萬別踩坑!
很多在職同學私信問我:"一朋友哈,圖書情報碩士(MLIS)這個專業到底能不能拿雙證?"今天我就掏心窩子跟大家嘮明白。先給結論:非全日制MLIS確實發雙證!但注意了,這5類人真不適合讀,看完再決定!
一、MLIS雙證的真相大白
1. 雙證指的是啥?
就是學歷證(畢業證)+學位證,和統招研究生一模一樣的紅本本。注意區分單證的同等學力申碩,那個只有學位證。
2. 哪些學校發雙證?
武大、中山大學、南大這些985都招非全MLIS,像武大去年非全學費是4.5萬/年,讀2.5年。重點:必須參加12月全國統考,過線才能進!
二、這5類人勸退預警
1. 想混文憑的:MLIS考試要考管理類聯考(數學+邏輯+寫作)+英語二,去年國家線178分,不復習真考不上
2. 急著漲工資的:這個專業進圖書館、檔案館的多,企業認可度不如MBA
3. 工作太忙的:周末要上課,論文查重率卡15%,去年武大延畢率有18%
4. 35歲以上的:很多事業單位招聘卡年齡,想考編的要三思
5. 文科基礎差的:專業課要學數據挖掘、信息分析,數學渣真的頭禿
三、適合報考的3類人
1. 在圖書館/檔案館工作的:評職稱剛需,我們館長就是武大MLIS畢業
2. 想進國企行政崗的:去年中石油招檔案管理,明確要MLIS學歷
3. 應屆生想考公的:有些地方人才引進給碩士直接落編
四、“老江湖”的大實話
我表弟去年上岸南大MLIS,學費花了12萬,但人家在省圖工作,單位給報銷70%。要是自費的話,建議選性價比高的院校,像黑龍江大學只要3萬/年。
重要提醒:2024年開始,很多學校取消非全宿舍了,外地考生要算好租房成本。還有論文答辯新增原始數據審查,代寫的直接取消學位!
MLIS考試科目有哪些?在職備考攻略大公開
MLIS考什么?科目全梳理
MLIS考試主要分為兩大塊:全國統考科目和院校自命題科目。不同學校的具體要求可能有細微差別,但整體框架基本一致。
1. 全國統考科目
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(199):滿分200分,包括數學、邏輯推理和寫作三部分。
數學(75分):初等數學為主,涉及代數、幾何、數據分析等,難度接近高中水平,但對解題速度要求高。
邏輯(60分):形式邏輯、論證推理為主,題目長、信息量大,需要快速抓重點。
寫作(65分):一篇論證有效性分析(600字)和一篇論說文(700字),重點考察邏輯表達和批判性思維。
英語二(204):滿分100分,題型包括完形填空、閱讀、翻譯、寫作,難度介于四六級之間,詞匯量是關鍵。
2. 院校自命題科目(復試階段)
通過初試后,復試通常由各高校自主命題,常見內容有:
專業課筆試:涉及信息管理基礎、圖書館學概論、數據庫技術等內容,不同院校側重點不同。
綜合面試:考察專業素養、實踐能力,可能會問“如何規劃數字圖書館的發展”這類開放性問題。
政治理論考試:部分學校會加試,形式多為開卷或提交論文。
在職備考MLIS,怎么高效安排?
一邊工作一邊備考,時間緊、任務重,但用對方法完全沒問題!下面是根據“懂行的人”經驗個人覺得的實操攻略:
1. 時間規劃:把零碎時間用起來
工作日:
通勤時間:背英語單詞(推薦用APP,比如“墨墨背單詞”),聽邏輯課音頻。
午休30分鐘:刷1-2道數學題或做一篇英語閱讀。
晚上2小時:集中攻克薄弱環節,比如周一練數學、周二練邏輯,周末復盤錯題。
周末:
上午模擬考試: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做一套真題,培養節奏感。
下午分析錯題:重點記錄反復錯的題型,個人覺得解題套路。
2. 各科復習技巧
數學:公式不用死記,通過刷題自然熟練。重點抓高頻考點,比如應用題、概率、幾何。文科生如果對數學發怵,可以主攻基礎題,放棄部分難題。
邏輯:先學形式邏輯(比如“所有A都是B”這類題),再練論證推理。做題時先看問題,再帶著目的讀題干,能省一半時間!
寫作:考前一個月開始練手,每周寫1-2篇。注意積累企業管理、社會熱點的案例,考試時直接套用。
英語二:真題為王!把近10年閱讀題逐句翻譯,既能練翻譯又能記單詞。作文模板別照搬網上的,自己改幾個萬能句式更穩妥。
3. 專業課和政治怎么準備?
專業課:初試結束后再啟動也來得及。找目標院校的歷年真題,摸清出題風格。比如有的學校愛考“信息檢索技術”,有的側重“檔案管理”,對癥下藥更高效。
政治:如果學??迹记?個月突擊時政熱點,結合二十大報告重點背“高質量發展”“科技創新”相關內容。
4. 心態調整:拒絕焦慮
設定小目標:比如本周完成數學第三章,每完成一項就打鉤,成就感能抵消疲憊感。
找個考友:加個備考群互相監督,遇到難題有人討論,比自己死磕強多了。
適當放松:每周留半天徹底休息,追劇、運動都行,弦繃太緊反而容易崩。
我個人覺得
備考MLIS沒有想象中難,關鍵是用對方法、堅持到底。尤其是數學和邏輯,一開始可能做得慢,但練多了會發現套路就那些。英語靠積累,寫作靠手感,專業課靠針對性突破。在職備考雖然辛苦,但每天進步一點點,上岸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!